新华制药上半年利润总额增长近五成 2010-08-30 00:00 · Sally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做长做强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7.94%,创造了公司发展新水平。
即便是飞行检查,力度和时间限制上都不会太苛责。经过两轮的征求意见之后,最终成型的版本在这几个月没有大的改动。
6月2日第十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上,国家药监局官员也透露出类似的信息。陈成龙也不认为会因新版GMP而造成成本攀升:新的认证更多是在软件上有高要求,如质量控制、流程跟踪等。在具体实施中,药监局也将要求放到最低:新建企业按照新版GMP要求,而老企业将有3年的过渡期进行技改。此前预估是全行业仅硬件投入需2000亿到3000亿元,然而在6月2日的世界制药原料展上,安监司官员批驳了这一说法,而表示投入资金应该在300亿到500亿元,同时表示除对注射液等工艺的无菌要求会偏高外,这一金额已经是满打满算。李磊估算认为:上一轮GMP全国制药企业投入总资金为1500亿元左右,其中30%来自银行贷款。
健康网总经理吴惠芳透露:虽然公开的说法是500家,但药监局会有更多的预期,可能关停规模达到上一轮的水平。GMP认证还造成一大批国企因无法支付改造费用,不得不进行改制,嘉应制药便是脱胎于当时改制背景的上市公司。国内具有完整的青蒿素产业链的最大的两家制药企业为华立药业和复星医药,两者是强劲的竞争对手。
昆明制药2008年销售仅天然植物药的销售收入就有5.6亿,毛利率为58.79%。旗下现有三家医药上市公司:华立药业,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23.52%。药品批发3.9亿,占销售收入的37.24%。武汉健民,华方医药科技控股20.86%。
2008年华立药业医药工业销收入仅为2.31亿,毛利率为24%。这一点从公布的公司年报也可以看出,公司2006、2007、2008三年青蒿素及其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5亿元、1.49亿元、1.42亿元,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09年中报公司青蒿素业务同比下滑13.8%,全年再次下滑几成定局。
昆明制药,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24.34%而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此前曾表示:新上药的目标就是超越国药。3月11日,成都市政府与国药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医工院作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目前旗下有现代医药和上海医药两家上市公司,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有30余家上市公司以其输出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产品,2010年目标营收15亿元。
在业内风传已久的国药整合上海医工院,终于迎来曙光。以此,国药基本上完成了除西藏之外的全国布局。黄丁毅分析,从华润集团的发展战略来看,未来华润医药还将不失时机地进行收购兼并,并将并购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中药和商业分销环节。医药三国演义拉开 随着新上药整合收官以及华润集团逐步走向成熟,医药巨头之间的竞争也将逐渐加剧。
目前其旗下有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双鹤药业、万东医疗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华润在商业分销领域则可能主要关注位于西部、南部和中部的地方性商业龙头企业,以构建一张全国性的商业分销网络。
之后,将于2012年左右在港上市。近日,有消息称,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表示,国药集团重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有望于5月前完成。
3月18日,本报记者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证实,目前正在与国药集团进行重组的沟通工作,但具体时间表该人士并没有透露。只有医药研究进入,国药才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健康平台。但目前华润还是处于上药之后。这是继3月2日与甘肃签署合作协议、3月3日与江西商讨合作事宜、3月9日与沈阳进行战略合作会谈之后,国药集团10天之内对外公布的第四次合作。公开资料显示,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最大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如果国药整合医工院顺利完成,那么此前的五家医药央企国药集团、中生集团、华润集团、通用集团以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将只剩下国药集团、华润集团以及通用集团三家。
随着新的上海医药集团的整合完成,以及华润集团积极推进的主业重组扩张战略,未来医药巨头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新的上海医药集团的整合完成,以及华润集团积极推进的主业重组扩张战略 医药央企5进3,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完成。
宋志平对媒体透露:国药目前资金充裕,正在酝酿更大的资本运作。旗下拥有22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国药控股一家H股上市公司及天坛生物、国药股份、一致药业三家A股上市公司。
国药密商医工院 医药央企整合5进3,还剩最后一步。国药握重金酝酿大动作 整合上海医工院,无疑将使其研发能力继续加强。
2009年10月19日,国资委下发通知,明确表示将医药产品生产及贸易相关、技术研发及服务作为华润集团第四大主业。如果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纳入其中,那么国药无论在产业层面还是地域上,整个布局将更加完善。除了在国资委推动下的央企层面进行整合之外,国药整合战车在全国地域上的布局也不断推进。刚刚完成整体上市的新上药是国药第一号竞争对手。
但是与国药集团、华润集团以及新的上药集团相比,其医药资产质量不高。对此,3月18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与国药的重组正在沟通洽谈中,因为我们都是国资委下属企业,最后还要国资委来决定。
在国药董事长宋志平对国药的设计中,医药研究是国药目前必须重点弥补的一环。除了新上药之外,国药另外一个强劲对手便是华润集团,华润集团曾经在2006年临危受命,重组曾经是医药、纺织双冠王的华源集团。
近年来,通用集团也一直急于做大医药产业,觊觎优质医药资产。随着整合的落幕,新上药的全国布局工作也在暗暗展开。
对此,上海第一财经研究院医药行业研究员黄丁毅表示,从商业网络方面来说,国药在全国的布局已经处于收官阶段,而上药属于比较强势的区域性医药企业,其目前只是处于对外扩张阶段。根据协议,国药集团将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在产业化项目、中医药现代化、医药流通体系等方面与成都实现全面合作。为此,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国内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在国药、华润以及上药之间展开。然而,新的威胁却也存在着。
国药重组上海医工院 促成医药央企5进3 2010-03-22 00:00 · Vicky 医药央企5进3,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完成。资料显示,国药集团2009年集团营业收入650亿元,加之国药控股此前在香港上市募集的80多亿资金,国药集团的扩张步伐将越走越快。
如果上海市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国药集团,无疑国药集团在药品研发领域将站上一个新的制高点,其全产业链梦想也将更加接近。次年,国资委再次选定华润集团作为另一央企三九集团的战略投资者。
颇有意味的是,国药集团10天之内宣布与四省合作,也被业内解读为主要是为了与上药争夺地盘。作为紧跟国药集团之后的第二大医药企业,新上药集团重组之后,约占据上海医药市场50%的市场份额以及华东地区13%的市场份额。
本文由宜家宜室网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再落一子 北斗高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新乐宜家宜室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张家口崇礼城区到冬奥核心区自行车道建成投用”
下一篇
整理的好处作文350字